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马世晓的意义
兰干武(2003/5《青少年书法》)
当世书家何其多!
然而,值得一提的书家又是何其少,可谓屈指可数。马世晓则是当代优秀的书家,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书家。
我20世纪90年代初客居浙江萧山时,得暇常过江到西子湖畔走动,因了兴趣、爱好,自然要逛书画店、画廊,以及看书画展。彼时,马先生的书作虽然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印象,但感觉不甚好。当然,之所以如此这般,可能不仅仅是马先生的作品不够成熟,我的欣赏水平也许还不到位。
十年磨一剑。今年,当我再次拜读马世晓的书作,特别是大草时,我的心便砰然跳动,其艺术冲击力远非时人可比。由此,我对马先生潜心书艺的精神十分钦佩。据周永健著文云:马先生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累,近乎虐待自己。其实,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这样。天上掉不下来馅饼啊!目下许多聪明的书坛中青年,他们不将自己的聪明劲用在刀刃上--苦练技法,而是去搞一些花哨的名堂,自欺欺人,诚如马先生所云:“在中青年书家中,总的说来,我认为凡是把传统技法功力和常识修养放在首要位置的人目前的成就都比较大,将来的前程也不可限量;反之,凡是将形式创新放在第一位,相对忽视传统修炼的人,目前的创作水平都不是很高,而且长此下去,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此,可以得知马先生成功的“秘诀”,也反映了其书学倾向。其实,这是个普遍规律,一切艺术都是以技法的娴熟为先决条件的。青壮年时期,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此时,必须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掌握技法,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人书俱老的高境界。过去,我们讲人书俱老,比较偏重于“书”这一方面。事实上,人未老,其书是很难老的。这里面隐含的一个道理就是:技法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有些人未老先衰,故作老笔纷披,无异于粗制滥造、鬼画胡涂。相较之下,马世晓先生书学实践的意义就实现出来了。
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结晶。因而,她讲求精神内涵,讲求中庸之美。有人指出了张瑞图之流,尚未深味书法艺术的真谛,道理就在这里。
马世晓的大草似云卷云舒,但不是雨前的乌云,而是晴空里的云霞,色彩斑澜,幽玄奔放,狂而不躁,奇而不怪,清而不浊。线条厚实而飘逸,寓刚于柔,结字正欹相生,寓险于平;布白虚实结合,阴阳相生,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中庸之美。此乃马世晓草书的意义。
无疑马世晓已经拥有了令人羡慕的笔墨形体。认真品读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其点画,实际上笔笔来自古代法书。马先生做的是冶炼工作,他提取了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并将其整合、扩大。比如,取其横势,打破行距,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仅此,足以奠定马先生在当代书坛的地位。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传统是一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
最后,想给马先生挑个刺:我以为他的大草作品,点的运用有待强化,道理马先生一定比我更清楚。此外,与古人相比,有些字的结体还不是很精美。诚如前面所说,技法是无穷尽的,谁也不敢说他的技法已经到家了。
声明:本版图片由于无法得到作者授权,不作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速与本站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