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萧蜕庵(1876-1958)


萧蜕庵

篆书七言联 130×33cm×2 1931年
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2009年)

【释文】魏子洛中金蛺蝶 徐公天上石麒麟
款识:孟嘉先生屬時辛未冬小寒前一日
綿桐館集南北史蕭退菴

附录: “金蛱蝶”与“石麒麟”
——读萧蜕赠予孟嘉的篆书对联
■朱永兴 李 展

蕭蛻菴,名嶙,字中孚,号蜕闇,喜禅悦,法名慧脱、本无等,江苏常熟人,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萧蜕出身医道世家,曾任上海中医公会副会长、爱国女学校长,萧蜕能诗善文,博通经史小学,酷嗜书法,一生固守清贫,视功名如粪土。先后参加同盟会和南社,有志于国民革命。1931年(辛未)萧蜕送给王骥一副颇有特色的篆书对联:
上款:孟嘉先生属时辛未冬小寒前一日
联语:魏子洛中金蛱蝶,徐公天上石麒麟
落款:绵桐馆集南北史萧退庵
  联语中的“魏子”与“徐公”,是南北朝历史中的两个人物。
  魏子,北齐史学家魏收(506——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人。年仅15岁文章就写得相当高妙了,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奉诏编纂《魏书》,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魏收聪明能干,少年得志,风度翩翩,可是此人性情褊急,为人浮薄轻佻。修史本是件严肃的事情,魏收却凭个人好恶行事,有的人被他捧之上天,有的人则按之入地,弄得众怨沸腾,一部《魏史》时称“秽史”,于是洛中人都称魏收为“惊蛱蝶”。
  徐公,南朝陈文学家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今山东郯城人)人,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原有集,散佚,后人辑录《徐孝穆集》,另有《玉台新咏》传世。据《陈书·徐陵传》记载:当时有位宝志上人,是有道高僧,徐陵幼小时,家人携他去见宝志和尚,宝志手摩徐陵的头顶说:“天上石麒麟也。”石麒麟是帝王陵前的神兽,古人心目中的“太平之兽”,只有“圣人出王道行乃见”。
  萧蜕作此对联时,定居于苏州,年已55岁,那个时代堪称老年了,而王孟嘉仅26岁,风华正茂的年龄。仔细体味联语,对王孟嘉褒中隐贬,萧蜕运用了南北朝时魏收与徐陵之典,督责与提醒的意味立现。且看一下王孟嘉其人。
  王孟嘉(1905——1951年),名骥,字孟嘉,吴江黎里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厦大学教育系,成绩优异,撰写有《教育研究》论文多篇,提倡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毕业后,分配到浙江象山县任教育局局长,到任后深入乡村调查走访,当时农村学校简陋破旧,急需修葺,补充桌椅,教育经费远远不到位,王自己垫付了好几千元钱。局长一年当下来,薪水垫补了不算,竟向父母要了1000多元钱。一年之后,父母要儿子辞职,再加那时的官场十分腐败,局长实在没有什么当头,王就辞职返乡,取“退思居士”以自嘲。家有二百余亩良田,镇上开有信隆酱园,家道殷实,从此居家养晦,以书画自娱。
  王孟嘉为人慷慨,喜欢交游。1923年,黎里前辈柳亚子先生,团结64位文化人一起创办《新黎里》报,宣传革命,鼓动新思潮、新文化,王孟嘉就是其中出钱资助的一员;黎里创办惠黎小学,王孟嘉主动捐款助学。王收藏着较多的古代书画、金石和古董,凭此同吴地的书画家切磋琢磨,于右任、吴昌硕、马君武、楼辛壶、李根源、马公愚、吴湖帆、萧蜕庵等都观赏过孟嘉的收藏,也都留下了丹青和墨宝。为了方便同书画家及文人墨客的交流,孟嘉专门在苏州与上海租借了房子,苏州的住房租用的就是吴湖帆的,与吴湖帆结成了莫逆。抗日时期,王孟嘉一家迁居上海英租界,他让子女拜吴昌硕为师,向吴昌硕学习书法和绘画。
  石麒麟是对孟嘉的赞美,金蛱蝶呢?年纪轻轻的孟嘉仗着自家的底子,过起了闲适优游的生活。再说,孟嘉天生一副好身材、好相貌,黎里、苏州、上海三地轮流居住,潇洒而风流。交往日久,萧蜕总觉得应当提醒点什么,于是拟写了上文引录的对联。萧蜕将“惊蛱蝶”,改作“金蛱蝶”,原文“惊”,惊恐、怪异的意思,改成“金”,增加了美的姿容,然而,蛱蝶毕竟不是庄重之辈,岂能长此以往立身行事?

【资料来源】“一致百虑” 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