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一行行字似风幡
——张大千书法简论
文/ 建之 转自中华博物网
张大千先生无疑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多才多艺,同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他好评如潮的同时,亦有对他人品、艺品贬者存在。人品这里不论,对其艺品有微词者多认为他在艺术上多摹仿而少创造。但事实上我们一看到张大千的作品即能一眼分辨出来,如果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这能办到吗?我们不能被张大千画上所题“仿”、“摹”某某人字样所蒙蔽,这只是前人为表明有出处或谦逊的习惯写法。
张大千绘画上个性鲜明的题跋是他艺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亦不妨夸张点说,张大千绘画作品的艺术个性有一多半来自他的书法艺术,我们亦不妨换句话说,他的书法个性较之其绘画来讲似乎要强上几分。
在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中,曾熙、李瑞清二人对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大千自云:“二十岁归国,居上海受业于衡阳曾夫子农髯、临川李夫子梅庵,学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另外“两师作书之余间喜作画,梅师酷好八大山人,喜为花竹松石,又以篆法为佛像;髯师则好石涛,为山水松梅,每以画法通之书法……”。相比较而言,张大千在艺术上受曾熙的影响更大、更明显。他早年画上的题跋极似曾熙的行书,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中年时期,张大千的书法面目开始有了变化,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比如“岩前”、“松下”七言行书联,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行书联,纸本,150.5×39厘米,书于1947年,张大千48岁。
在这件作品中,张大千书法中翩翩欲飞、神采飞扬、豪放洒脱及铁画银钩、一波三折的特点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张大千书法中字的结构多呈左部低且向下、向左舒展,而右部则向上提升,有的并且紧缩成一团,比如“柱”、“松”。这些特点我们在曾熙的作品中均能找到字例。其实中国汉字本有左略低而右略高的特点,所谓横平竖直只是相对的。左低右高在许多魏碑中表现的较突出,而唐楷复又收敛。张大千作为一位画家,再加上他对魏碑的学习,其视角与表现都使他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前者。
在饱蘸墨汁写完上联第一字,笔中墨汁已然吸干,此时书者以枯笔继续书写“前”字,在笔势稍停或转折的地方,则留下了浓墨的痕迹。在这个字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者的运笔动作和过程。同时在这前二字上,书者主观上要强化浓墨与枯墨、节奏的快与慢、产生矛盾与处理矛盾的意图皆显而易见。我们注意到张大千在起笔处往往裹锋蓄势,在行笔过程中施展变化,而到末端又乘势转换或收势,如“岩”、“杖”、“起”等字。有的则根据需要出锋劲挺,以见精神,如“琴”、“鹤”两字。而“归”字“帚”的线条与结构则表现了隶书的意趣,最后一笔典型的张氏风格“走之”又将此字拉回到了自己的书法语言体系中。毋庸讳言,下联中“琴”、“鹤”、“归”似在表现“黄庭坚”,而这恰恰是此联中较生硬的部分,庆幸的是在晚年张大千书法中已消失殆尽了。
除了早期书法,张大千中期与晚期书法面貌基本没有变化,不同的是中期过于露“骨”而显的有点剑拔弩张的用笔变的骨肉停匀,进而含蓄、浑朴起来,
行文至此,我们当再次提起张大千评乃师曾熙“每以画法通之书法”这句话来。以张大千一生的实践来看,他走的是诗书画印兼擅的传统文人路子,他本人或许是将绘画放在第一位的,事实上他的绘画也并非一句文人画可以简单概括的。但他对“书画同源”是应该认同的,这不就是“画法通之书法”吗?曾熙如此,张大千本人何尝不是如此?
由张大千的书法,我又想起潘天寿、吕凤子、齐白石、李可染等人的书法,因为他们都有画家身份为主要背景,同时在创作上也更自觉追求作品形式趣味和空间构成的表现,有人将他们的书法称为“画家书法”,如果不是贬意的,而仅仅从书者的艺术表现与趣味上来认知,倒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并不失为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提法。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名爰,又名季、季爰。自幼从母学画,后留学日本习印染工艺。归国后曾一度出家,法名大千,后以大千为字。精擅绘画、书法,于山水、花卉、人物、鸟兽无所不能,画名享誉中外。精鉴赏、富收藏、能诗文。书法曾师从李瑞清、曾熙,得《瘗鹤铭》、《泰山金刚经》笔法,自成一家。出版有《张大千画集》、《张大千书法》、《张大千诗集》等。
编辑: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