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刘墉(1719-1805)
刘墉《行楷书-临杨凝式韭花帖》(第九开)册 纸本 21×1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练习书法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在临帖过程中,要能写得相似,有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再进一步活用笔法,脱离原帖,写出自己的面貌。因此难免有人勤练苦功,反而形同步步跟随,依傍古人。刘墉在这方面能够掌握到重点,他知道体悟的重要,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书法,心领神会,不仅仅是握着毛笔不放。这开小品书作可说是现成的例子,刘墉虽然临仿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在落笔离合之际,逐渐浮现自己的面貌。刘墉到底前后写了多少遍,谁也不敢说,他那辛苦的一面是不容易觉察到的。苦而后有味,刘墉在其中得到的乐趣,若没有亲身体验,也不容易感受到。清朝人对刘墉的书法相当推崇,刘墉自己却未尝挂怀,也就无所谓毁誉了。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清代刘墉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