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范允临(1558-1641)


共105页

范允临《行书祁参知传册》(上、下) 纸本 行书 26.5×12cm×52开 舟斋周煦良私人藏

释文:略
款识: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前奉敕提督雲南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南京兵、工二部尚书郎,两代治下部民,通家晚声范允临顿首拜手书
钤印:长倩父(白)范允临印(白)
鉴藏印:今归舟斋(朱) 寓山藏书(白)煦良鉴藏(朱)

  祁参知即祁承(火業),字尔光,山阴人,万历三十二年(1628年)进士,官至江西参政,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逝世。《祁参知传》由毕懋康撰文,范允临书写。

  毕懋康崇祯初任南京通政使(见《明史》卷二四二本传),此官相当于明朝的通进银台司,他在《祁参知传》中说:“余承乏南银台,方有事纂述旧闻,于是尔光叔子侍御君则次其平生抵余为传。”“承(火業)诸子英英竞爽,大有父风。叔于立朝謇谔,揽轡澄清,人称真御史。其所叙次懿行(女微)政,与其了死生,委化时事甚备。余不具列,撮其敭历大者,著于篇。”这位“叔子”是谁呢?考传中所记仕宦履历,印证相兰史料,可以清楚看出,这是指祁彪佳①。

  《明史》卷二七五祁彪佳传曰:“崇祯四年起御史,疏陈赏罚之要……帝善其言,下之所司,出按苏淞诸府。”《祁忠敏公年谱》记载:祁彪佳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考授福建道御史,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出都巡按苏淞。毕懋康时在南京任职,祁彪佳当在此时请其撰写了此传。

  范允临(1558-1641),字长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任官十年,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告归.居吴县天平山下三十八年,以书法名天下,与董其昌齐名,(见汪琬《尧峰文钞》卷十《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但传世作品不多,所以影响不如董其昌。祁彪佳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至七年冬巡按苏淞诸府,范允临书写《祁参知传》肯定即在这段时间内。因此,此册书写时间约在崇祯六-七年,时,时范允临约六十六七岁。

  对于范允临书写时间是根据本册最末的落款。款為:“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前奉敕提督雲南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南京兵、工二部尚书郎,两代治下部民,通家晚声范允临顿首拜手书”这里自称“两代治下部民”,哪两代呢?即祁承(火業)、祁彪佳父子。祁承(火業)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任长洲令, 长洲县治所与吴县同城,范允临居家吴县境内。勉强也可算“治下”,而祁彪佳巡按苏淞诸府,则当然是管辖得到吴县。范允临自称“两代治下部民”,说明当时正是祁彪佳巡按苏淞之时,范这样自称当然有表示谦下之意。而“通家”二字则说明祁承(火業)任长洲令时与范允临是有交谊的。祁彪佳在巡按苏淞之时,请毕懋康撰写了传文,再把稿子交给苏州名书家、父亲的挚友范允临书写。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本册范允临落款所署科名、散官及历任实职,对照汪琬所作墓碑,多数都相合,只有一处略有不同。范署:“前奉敕提督雲南学政,按察使司佥事”而墓碑却作:“出为雲南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究竟应该是“提督学政”还是“提调学政”呢?《明史》卷六九选举志:“正统元年始特制学官专使,提督学政,南北直隶俱御史,各省参用副使、佥事”可见本册所署更为准确。

  《祁参知传》上册鈐“寓山藏书”章,下册铃“远阁”章。这二枚印章都是祁彪佳的藏书章。前一枚见《中国藏书家印鉴》第四十六页刊录(林申清编,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版)。②“远阁”则是寓山园之一阁,《祁忠惠公集》卷七《寓山注》中有“远阁”一节:“阁以远名,非第因目力所及也,盖吾阁可以尽越中诸山水,而合诸山水不足以尽吾阁。”大约因其地高燥,故作为庋藏书籍之所。由这二枚印章可以看出,这一部册页一直藏 于祁彪佳处。 本册上册所铃“今归舟斋”及下册末所钤“煦良鉴藏”章,均为为现代收藏家舟斋周煦良先生收藏章。此册曾经杨仁愷先生鉴定为真迹。

   ① 叔子,晋名臣羊祜的字,此以指与羊祜同样有才干有治绩的祁彪佳。这裏“叔子”不是第三子之意,祁彪佳在家行四。
   ② 《中国藏书家印鉴》第四十六页把“寓山藏书”章归入祁承烁名下,遣是错误的。寓山园是祁彪佳於崇禎九年(1636年)建成的,乃自号寓山居士。《中圜藏书家印鉴》目绿还把祁奕庆作祁承(火業)之子,遣也是错误的。祁奕庆名祁理孙。字奕庆,是祁彪佳的次子(见《祁忠惠公集》卷十末》。祁氏三代都是藏书家

【资料来源】 《书法丛刊》200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