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许光祚
许光祚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长卷 邓代昆私人藏
图文由邓代昆提供
在晚明众多的书法家中,许光祚的书法艺术是高超的、不可忽视的。
许光祚,生卒不详,字灵长,浙江仁和(今浙江温岭县)人。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在世。万历初,举于乡,知太平县。能诗,格调平易,著有《许灵长集》行世。艺术行迹被载于二十余种典籍中。善书,真、行、草皆能。《杭州志》上说:“光祚与汤焕(字尧文,号邻初。隆庆举人,为江阴教谕。后征为翰林待诏,转郡丞。作品有《游西山诗册墨迹》等传世。)同郡,得其书法,时人号曰‘汤、许’。”
许氏书法,源之甚博。由魏晋风致而下,不舍唐人气局,宋元意法,以迄当时诸大家趣尚,均能兼收而并蓄。如其楷书《雪赋》条幅,可知其楷书根柢在钟繇、“二王”,特得力于献之“十三行”,但又受有虞世南,苏轼书风影响。行书五律诗“金天方肃杀”条幅,知其行书根柢在黄庭坚、苏轼,但又受有赵盂顺、董其昌的影响。草书五律“钟鼓余声里”扇面及七律诗《宿北岳》条幅,知其草书根柢在“二王”,前者笔墨和畅而多典则,有明显苏、米草书笔意,后者笔势恣肆飞扬,极具个性,有浓烈表现主义书风倾向,明显受到晚明尚性 情书风的影响。而其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长卷,其草法于“二王”之外,又更多见些怀素笔意,用势在典雅和张扬之间,表现出一种沉静和动宕互见,秀美和壮美并举的气象,当属于古主义书风和表现主义书风的完美结合之作。
晚明,是一个书法艺术经历了二百年时间孕育、胎息,终于突破元人温润娴雅书风的腹壁而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时代。其中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一派,用一种涵蕴天真,古朴淡雅的自然姿态,将魏晋而来的古典主义书风推向极致。而以徐渭、黄道周、张瑞图等人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自开生面,在笔墨中大胆地溶入自己的个性、意趣、情感。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笔势奇倔,意态脆谲, 给观赏者带来出入意想的撼动和美感,把表现主义书风推向极致。生活在这样一个书法艺术光彩夺目的时代的许光祚,他的书法艺术,在被传统的乳汁喂养长成之后,必然会接受时代的崭新的风尚营养。他的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长卷所反映出来的种种迹象,便证明了这一点。
杜甫《秋兴八首》行草书长卷,为许氏于万历十九年(1591)所书。卷长7米,宽0.25米。首尾整齐,唯第二首前四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中,“夔府孤城落泪奉使虚”9字残损,“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14字失缺;此卷纸用色纸,醇雅可人。墨色黝黢,俨如新发。全卷草、行体相兼,草为主、行为辅,草如奔,行如走。于动中见静,疾中寓闲,仿佛天马行空,或驰或徐,怡然自适。纵意处,若飚风过野,难羁难训,驻束处,若大海流波,深沉蕴蓄。笔墨所施,或去或留,或放或敛,去留无心,放敛自如,无阻无碍,无疑无迟。行、草互用, 用行处,不嫌其重实,用草处,不讶其放宕,形异意融,气脉一体,了无痕迹,妙造自然。笔画起收处,或藏或露,曲折处,或方或圆,见墨处,浓薄互现,见笔处,朴华并趋。用意沉厚处,如砥柱中流,不可动摇;用意纤绵处,如弱柳托风,袅娜多姿。展卷送目,乍一看去,俨然或董(其昌)或祝(先明)手笔,细细味来,自又有其个性只眼,绝非是董、祝所独可以牢笼。比之董书,此卷更多了些张扬情性,而比之晚明徐(渭)、张(瑞图)、陈(淳)、王(铎)、黄(道周)、倪(元璐)诸表现主义大家,此卷又自然多了些淡雅和古朴。
杜甫《秋兴八首》,为杜甫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诗人晚年流寓夔州,面对眼前凋伤枫林、孤城落日等肃杀索漠的秋天景色,自觉宛如一只飘零孤雁,举首京华,倍感寂寞苍凉。引发出无限家国的悲惋叹息。谋篇构局,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八首虽分还合,首尾一气。诗人所谓“语不凉入死不休”的自况,正是针对此类诗而发,当之也。其文气所出处,沉郁顿挫,感激豪宕,读之动人心魄.感人泣下。晚明政治动宕,官场险恶。此时的文入.心情莫不与杜甫《秋兴八首》感慨嗟叹合拍中节。在晚明的大书家中,用“八首”作为书写题材的,据本文作者所知的就有徐渭、董其昌、陈淳、张瑞图。可以断言,在事实上还决不仅此数家。许光祚,以诗书鸣世,称道于时,而官仅县令。官卑则名自微,虽怀才而难以施,胸中郁郁块垒,是不难想见的。许氏所书“八首”长卷,气郁势逸,豪宕澈越,但却不失敦厚典雅体脉,正与杜甫原诗情意暗合。得之在心,应之在手,实属“心手双畅”的成功杰作。
许氏传世的书迹不多,且均藏于国家各大博物馆中,因此,绝非是所有书 法爱好者都有一睹真容的机会。以现今所刊发过的许氏作品相比较,“八首”长卷当视为其代表力作。据言《诗余画谱》载有许氏所书《琴赋》,余寡见闻,不知书为何体,艺术效果如何,或只有著录,实物早佚,均不得而知。所以我依旧言,“八首”为许氏书作之魁冠。盖除艺术之高妙外,又可加上体制之大,字数之多,品相之佳好等等,实可以称为书法鸿篇,艺术奇绝,欲在许书中更求其匹,杳矣。今将其披露于世,以供天下知音同好共赏,实也是艺林一件大益事、大乐事。
[作者简介]供职于成都博物院,为该院书画艺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市文物鉴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