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赵宧光(1559-1625)


  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又号寒山长,江苏太仓璜泾人。国学生。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之后,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兼文字学家、文学家、书论家于一身。

  据《太仓州志》和太仓市政协《地方小掌故》记载,其父赵枢生,喜读诗书,六经子史无所不通,但不善理家政,常只身远游,寻幽探古。赵宧光从小随其父学习四经六艺及古文奇字,博览群书,学习进步很快,于篆书尤其精通。

  赵宧光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开“草篆”先河,写出自己的面目,堪称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称为“高士”。他一改前人篆书笔画均匀的常态,结体紧密,但不求规板平整,用笔亦有轻重、快慢、顿挫、转折之变化,并时有出锋牵丝映带上下笔,气韵贯通,灵便而活泼,这种草篆书法艺术曾为人所讥讽,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却是返璞归真再现简牍篆书的神态,对当时及后世篆书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傅山、八大山人、邓石如,乃至吴昌硕多多少少都受到其影响。晚明著名印学家朱简的篆刻,多采用赵宧光草篆体入印,在印章中强调草篆意趣而名闻于世。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宧光笃意仓、史之学,创作草篆,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由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吴县志》云:“所著书几数十种,尤精字学,《说文长笺》其所独解也。”

  其篆刻直追秦汉,据《中国书法篆刻辞典》说,曾摹秦汉玺印两千余方,以王侯印、官印、私印之序而编之,辑为《赵凡夫先生印谱》,文人雅士曾赞誉说“展阅间秦汉典型灿然在目矣”。

  明代万历22年(1594)赵宧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坟安在吴县寒山。在寒山守孝之际,宧光为寒山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自辟岩壑,叠石造园;凿山疏泉,构建小塘;又斩榛植松,养木培林;置砖雕木,筑室起屋,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其妻陆卿之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师道的女儿,家学渊源,颇具文才,著有《云卧阁稿》、《寒岩誉草》等,与当时的徐媛齐名,人称“吴门两大家”,为吴中有名的才女。寒山别墅造好后,他携其妻一同隐居于此;儿子赵灵均,又“能诗画,善画事”;所配文淑,“善诗,世称女宗。”“父子篆学,姑诗妇画”,被人称为“吴门三秀”。赵宧光经营寒山的初衷、过程、规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胜迹、情趣、风光,他专门撰写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后人。之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寒山,赵宧光夫妇在寒山岭埋头读书,深居简出,他们在纸上写,也在山石上写,岩上岭上手迹遍处,书卷气就象江南氤氲的水气,充盈了整座山岭,夫妇皆有名于时,夫唱妇随,给隐居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人们都交口称赞,一时传为文苑美谈。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凡夫饶于财,卜筑城西寒山之麓,陶洗泥沙,俾山骨毕露,高下泉流,凡游于吴者,靡不造庐谈讌,广为乐方。”当事者造门求见者,宧光亦不下山报谒。至今沿洗心泉侧御道朝上走,过飞鱼峡,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见到镌有笔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这三字乃赵宧光亲笔手书,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下赞词,“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详见《题千尺雪长句》)。

  赵宧光博学多才,卜居寒山,著书数十种。据《璜泾志略·艺文志》书目记载,所著有一百余种,涵盖经学、训诂、书法、博古、天官、艺文、稗官等诸多领域,可见其治学之勤奋,学识之渊博。赵宧光传世著作《四库全书》收有《寒山帚谈》二卷,另有小学类《说文长笺 》、《六书长笺》、天算类《九圜史图》、《六 曼》;艺术类《寒山帚谈拾遗》;另集类《牒草》;总集类《寒山蔓草》等。他的同乡挚友、文学家冯时可所著《凡夫传》评价他的所著:“书各为类,类各为品,品各为篇,篇各为目,莫不搜微抉妙,穷作者之心。立未有之义,雕镂造化,争光云汉,而吟风弄月者不与焉。”

【作品欣赏】↑TOP

赵宧光 草篆《綦母潜诗句》 纸本 120×31.4cm 上海博物馆藏(图片由可嘉提供

释文:白日传心青莲谕微(点击放大

【资料来源】:《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5-明代书法

人品超然的赵宧光在研究文字学的过程中,见到了大量的金文、碑刻。他在理解和掌握篆书结字之时,对其用笔亦颇加注意,并在临写的过程中师其意而纵情书之,最后形成自家面貌,名为“草篆”。 草篆是以草书笔法写篆字。《綦母潜诗句》即属草篆,其体貌介于篆隶之间,而笔画使转处带有草书笔意,同秦国简牍有不谋而合之处,给人以古朴、生动、活泼之美感。

赵宧光 《李白七言诗句》 纸本 141×31.6 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宧光 《杜牧七绝诗》轴 105.1×46.6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赵宧光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00×67 厘米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
赵宧光 《将炙持觞五言联句》轴 纸本 135×31 厘米 常州博物馆藏
赵宧光 《灵心彩笔七言联句》轴 纸本 143×28 厘米 常州博物馆藏
赵宧光 《王维七言联句》轴 纸本 139.3×32.6 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赵宧光 《五言诗句轴》 纸本 138×29 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赵宧光 《录李白宴陶家亭子句轴》 纸本草篆 141.5×29.5cm 南京博物院藏
赵宧光 《篆书普明禅院宝殿緣疏引首》纸本 56.7× 24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关文章】↑TOP
赵宧光《寒山帚谈》
徐卓人《不能释怀的赵宧光》
自成一家赵宧光
刘光:从《寒山帚谈》看赵宧光的格调论
赵彦辉:赵宧光资料整理与考略
赵彦辉: 赵宧光《寒山帚谈》研究(站外链接)
崔祖菁:赵宧光书法及其书论研究(站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