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拍卖精品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倪元璐(1593-1644)
倪元璐《致老亲翁札》行草书 27.3×32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北山堂捐赠)
释文:昨到司投帖,亦不妨示之鞭影耳。木老报章送览,不明 言辞。许其常尚未可知也。老亲翁或且折柬约之.弟求 与名■■以廿三日,盖明日弟适有小冗耳。弟璐顿首。
【资料来源】北山堂藏《胜国三忠遗墨卷》(《中国书法》杂志2014年第8期)
附录:《明胜国三忠遗墨卷》 (文/戴淑芳)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时朝中阉党和东林党两派对立斗争,但明熹宗疏于朝政,阉党势力渐大,排斥东林党大臣。倪氏上疏力辩两党是非清浊,力荐忠臣,以正朝风纲纪。明崇祯十七(一六四四),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
黄道周,字幼元,又字螭若、细遵,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崇祯时于朝中方刚严正,不畏权势,被贬谪广西,遂辞官,会福建邺山开坛讲学。明亡后抗清被俘,于狱中坚决不降,从容就义。
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江苏常熟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师钱谦益。明崇祯十七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清兵入广,瞿氏留守抵抗清兵。明亡后拥立桂王,继续抗清。清顺治四年(一六五0),清兵攻桂林,城破被捕,不屈殉国。
倪、黄、瞿三人均是明朝忠臣烈士,为国捐躯,其坚贞的爱国情操为后人景仰不已,流传下来的书迹遗墨,亦显得分外珍贵。此卷书迹包括倪元璐尺牍二通,黄道周楷书《宓衍堂铭》,以及瞿式耜书札一通,于清代合装为一卷,以三人皆为忠臣之故。卷中倪元璐尺牍提及他与长辈急于兴办义举的事情,或许是否与倪氏于崇祯年间为各地大旱而戮力赈灾相关。黄道周的《宓衍堂铭》见载于其文集之中,内容阐述透过经史来认识事物道理,以制约、调养精神与行为,达至仁心,这与黄氏于六十岁后于福建讲学,主张糅合朱熹与王阳明二家的学说相合。至于翟式耜信札则是平常家书,记述他得一曾孙。瞿氏长孙昌文生于明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八月,次孙昌武生于崇祯十年(一六三七)七月,故札中所述的曾孙有可能指昌文、昌武之子。由此推断,本札应是翟氏近晚年所书。
三人之中,倪、黄皆有书名。倪元璐书法从颜真卿人手,并掺苏轼,行草书下笔迅速有力,结体险峻,章法连贯流畅,风格奇逸俊迈,极具个性。明代后期书坛兴起一股狂逸之风,如徐渭、张瑞图等,皆书风狂恣,倪氏亦被视为属于此类书家。倪氏此书札以行书书写,信手而为,虽无其大幅书法的放逸,但亦见其灵动险劲的本色。黄道周学书则以锺、王为宗,反对轻挑庸俗,曾谓“书字自以道媚为宗,加之浑深,不坠佻靡,使足上流矣。”故其书法不趋俗流,行草雄恣,小楷古朴,为人称许。他又认为书法有乐心和寓心的功能,钻研书学,可以参道,故所书内容常与学问相关。此《宓衍堂铭》正是以端庄古雅的小楷,阐述“诚明”“格致”之道,展现出书风与学问的关系。至于翟式耜不以书法鸣世,传世书迹亦少,惟此行草书札走笔自然,字势含蓄,颇有别趣。
此卷于清末曾为宗源瀚“湘文”收藏,卷内仍可见其题签,卷后如孙衣言、秦缃业、冯煦等跋均是应宗氏所属而跋写。这些题跋及其他如高均儒、郑孝胥、杨锺羲所跋,无不从倪、黄、瞿三人的忠贞节义出发,从中不难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文道德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