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唯留残屋在 常将笤帚拂尘埃
来源:广州图书馆网站 作者:陈坚盈(南方都市报)
家族大视野
当"过眼云烟"出现在家训中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1500年间中国传统家训文本,充满了对秩序的敬畏、对家族荣誉和物质利益的现实主义期待。家训是一种关于"入世"的教诲。
自然,也有反向的教诲。如清朝的张英,他的儿子张廷玉是康熙的重臣,安徽老家的人跟人家争宅基地,让老爷子支持一下,老爷子却写了一首诗:让他一墙又一墙,再让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种具有一定历史感的文字,是中国人自保意识的反映,在没有安全感的社会,可以为自己留条后路。不管是争取还是退避,其实都是一种现实和真实的生活态度。
中山大学博导谢有顺有次幽默地跟我说,中国人的文学精神,反映在给子女取名字时,总要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还有美的意象。诚然,即使是信佛的家庭,倘若给小孩取个名字叫"本尘"、"一灯",就会觉得没什么希望。但也有些真性情的家长,会罔顾传统,冲决名教网罗,对子女进行完全个人主义的教育。
我有位朋友,来自湖北当阳,才情充沛,是广州知名经理人。一次他跟我聊起他父亲常给他写信,一写就是七八页,都是教他如何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人的。我问:你老爸年轻时自己是那样的人吗?他盯着我说:正好相反。
2003年,有部历史剧《曹操与蔡文姬》,台词很有功力:垂暮的曹操跟前来看望他的蔡文姬说,人生中遇到的人,绝大部分是过眼云烟,有些人则刻骨铭心。这虽是编的,却很符合曹操枭雄和文豪的性格。
我跟那位朋友分享这句话,他说他10岁时他父亲就用这句话教导他了。我很诧异。他说:"我小学四年级时,参加全国作文竞赛拿了一等奖。于是有很多小孩给我写信,还有寄照片的。当时有个小女孩,一点点大,很可爱。我便拿了照片在端详。我爸从我背后经过,看了照片一眼,不屑地说:'过眼云烟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我诧异了:"你老爸是什么身份?"他说:"地方上的中学教师"。我说:"他应该不只这个身份吧。"他说:"后来做过我们当地的副县长。"我说:"应该没那么简单吧!"他说:"后因经济问题下去了,现在在家读书写东西,整天关心我的成长。"
说实话,他父亲的心性与心境,我颇能理解。按我的分析,只需听他父亲关于"过眼云烟"这一句,便大体可感知这位长者的气质。这无疑是个聪明不凡的人,有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境界,所以他才会对年幼的儿子正常的行为发出深沉到有点荒诞的喟叹。这样的人不会满意自己的处境,也不会满意身边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在他上位时,他的自负又会推动他走向道德与智慧的反面,因为跟他的才智不相称的,是他没有信仰的制约。
造成这位长者人生轻喜剧的因素,还有他所生活的具体环境。我这么说的含义,假如他生活在现在的广州,他可以做个精神贵族或者流浪文人,如音乐人张晓舟这样的生活方式,一有钱就用来旅行和买唱片,或者像他的儿子,在体制外生活得潇洒悠游,而不需要走上那条需要迅速兑现自己人生价值--寻租--的路线。
所以他晚年对儿子的教育,不再是看破红尘玩世不恭愤世嫉俗,而是像晚年的曹操对待曹丕曹植那样,希望自己的儿子诚朴敦厚。这是一种普遍的回归,不过如果不尊重人性的差异和成长的规律,就很有可能不但失掉曹植那样的天才,还会造就曹丕那样的虚伪和矫饰。□刘根勤
历史的枢纽
夕阳下的一个晚清望族
李文田的泰华楼如今只剩下300平方米的小书馆,这既有战乱、动荡的原因,也是李文田后代对泰华楼多次变卖的结果。李文田的儿子李孔曼、孙子李棪斋都相继变卖过泰华楼。现在的泰华楼不到原来面积的1/4。
走进西关多宝坊,有一座百年老宅--泰华楼,这就是晚清大臣、慈禧太后的近臣李文田的故居。
李文田出身于普通农家,曾祖父李社书、祖父李伟行、父亲李吉和都无功名事业可述,李家的兴起应该说始自李文田。
李文田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18岁应县试,受到邑令郭汝诚赏识。郭见他家境清贫,就让他住进县衙读书。李果然不负所望,咸丰六年应乡试,得中第十九名举人。三年后会试中进士,殿试时获一甲第三名及第,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探花"。
其实,李文田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多才多艺,擅长词章书法,不但是著名书法家,还是清道光咸丰后勃然兴起的西北史地学的主将。他的大量著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边疆史地学的重要参考典籍。
事实上,李文田的仕履并不复杂。中进士后,他的大部分时间是以翰林院学士的身份在南书房当值,后升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右侍郎,也当过顺天学政、会试副总裁。
尽管李文田思想偏于保守,受到维新派的非议,但他为官尽忠勤勉,敢于直谏。同治十三年,慈禧太后不顾国库空虚、内忧外患,想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李文田联合其他官员力阻,才没有动工。不久,李文田又弹劾皇亲、大学士叶赫那拉·瑞麟贪污舞弊,为朝野人士所瞩目。
慈禧太后60寿辰时,李文田又吁告国难当头,庆典不宜铺张糜费。本非谏议大员,可他却屡次上书极言朝政得失。这可以看出李文田性格的一面。
毋庸置疑,李文田是晚清出了名的好官,纵其一生,勤勉谦慎,任劳任怨。即便是在回乡守丧期间,李文田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主管惠济义仓,担任书院主讲,并受广东总督刘坤一委托,主持修筑清远石角围、三水大路围等水利工程。
需要指出的是,李文田又是晚清出了名的穷官。李文田一生"嗜好"不多,最大的爱好就是书籍。据记载,他是出了名的"书虫",平时所得财物,除了维持生活所用,几乎都用来买书。
正因为如此,1895年,李文田受命管理户部三库、不幸感染寒疾不治而亡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身家财物给子孙后代。尽管后来光绪皇帝给李文田的儿子李孔曼也封了官,但官是虚职,而清王朝的气数也已走到尽头,因此到了李孔曼这一代,李家家境已日渐没落。李文田辞世,只留下书斋一座--泰华楼和大量书籍。到了民国时期,西关新崛起大户无数,李家已成一个没落的大户。
经过岁月的摧残和环境的变迁,如今的泰华楼只剩当年一角,10万藏书也所剩无几,除了抗日战争时丢失一部分,"文革"时期部分书籍和字画也被抄走。
所幸的是,虽然后人在政治才能、经济见识方面没有继承李文田多少东西,但在一定程度继承了他在学术和文化上的成就。长孙李棪斋,就是当代世界有名的史学家和甲骨文研究专家,次孙李浀斋则在篆刻和书法方面成绩斐然。从这个角度看李氏家族,我们惊喜地发现,李家的文脉已通过它特有的方式得以承续。
李宝琦
后世讲述
李宝琦,李文田曾外孙女婿,旅美华侨。1925年生,妻子为李文田的孙女李妍的大女儿刘锦韶。1978年,李宝琦、刘锦韶一家移民到美国。不过,李宝琦每年都会从美国回来,在广州住上一段时间,整理一下房屋。
李文田是慈禧的"秘书"
李文田是咸丰时期的探花,他在100多名殿试考生中,成绩排在第四十名,之所以后来排到第三,高中探花,主要是因他字写得好,被慈禧太后看中了。同治年间,李文田入职南书房,他办公的地方离慈禧太后的办公室很近,相当于军机处的参谋部。李文田是个二品官,可以说是慈禧太后的秘书。慈禧太后颁发的"圣旨",许多都是由李文田执笔抄写的。
李文田死后,李家家境日渐没落,除了要支付大房子的日常支出,还要负担府内大班工人的工薪,日子过得不容易。当时荔湾西关一带,满清后期到民国,住的都是非富则贵的人,李家在这里算个没落世家。
李文田的儿子李孔曼是个"顽固派"
李文田有个儿子叫李孔曼,抗日战争时期,李孔曼搬到了顺德的清晖园避难,他的妹妹给他非常大的财力物力支持。
清晖园是顺德龙家的产业。以前李文田在京城时与同是顺德人的龙家关系很密切,后来还将女儿嫁给了龙廷槐的曾孙龙渚惠,两家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也就更非比寻常。李文田每次回乡,都会去顺德大良看自己的宝贝女儿,也会在清晖园住上一阵。日子久了,清晖园成了李文田半个家。
李孔曼是1944年在清晖园去世,那时,日军还没投降。李孔曼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顽固派",他自诩信奉道教,民国时期也不愿剪掉头上的辫子。
"由于有华侨背景,我找女友要政审,我是在Party上认识刘锦韶的"
我也姓李,很多人以为我是李文田的直系亲戚,其实不是。我的祖父、父亲在十九世纪就已定居美国了,我们是华侨。但我从小在广州长大,1950年我从广州大学毕业,被分配去做外贸工作。那时外贸港口是军事管制的。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全国许多贸易口岸都"封锁"了,广州黄埔港是全国唯一开放的港口。那时大学生较少,同批去的只有我们几个,我记得跟我们一起去的还有个师长,他带着两个警卫连和一个高射炮队,可见那时局势的紧张程度。我在那里一呆就差不多十年。
那时找女朋友业也不容易,有很多政治审查,由于我有华侨背景,更是免不了有很多这方面的审查。跟我妻子(刘锦韶)相识,主要是跟我玩音乐有关。
她在机关工作,在原广州日报社长办公室做文书工作。那时全国很流行开PARTY,每个礼拜六我们会聚集在一起开舞会,各单位都会派人参加,地点经常是省政府礼堂,我是乐手,负责音乐演奏,就这样,我遇到了她。
1954年我们结婚了。因为我在广州没有其他亲人,就跟妻子一直住在她家,这样我的子女出生也有岳母(李妍)的帮忙照顾。我们一结婚,妻子就离开了报社,调到外资部门工作。
1959年暨南大学成立了一个非侨生的外贸专业,第二年我就被调去做老师。1969年到1979年,暨南大学被撤销,东北医科大学搬过来,我们就被聘到外国语学院,那时有很多红卫兵还没有毕业,要补课,我帮他们补完课后就被下放,去了"五七干校"改造,妻子则继续留在外贸系统工作。
"泰华楼原有1300多平方米,经历战争和动荡年代,只剩300平方米"
1978年,我们全家移民去美国,岳母留了下来,没跟我们去。那时我儿子19岁。我是在美国退休的,我做过美国公司的顾问。我的大女儿和小女儿都在美国工作,她们的子女也出生在美国。我们一家都是美国国籍,每年我经常会回来,带一些外国商人来中国投资做生意。岳母是1981年在这里(泰华楼)去世的。
其实没移民美国前,这屋子已很破烂了,每次下雨,都会漏水,因为雇不到工人,只有自己补漏。1987年泰华楼还被列为广州市第一危房。我的儿女们都是在这里出生的,因此泰华楼对我家很有纪念意义。
1990年,我从美国回来,我自己出资,按原地、原貌在广州房管部门的协助下重修了这个屋。这房屋建造时是清政府给的钱,距今已上百年。听岳母讲,原来有1300-1400平方米,但经过战争年代,这屋子溃败得不成样子了。
解放后,泰华楼旧屋的一部分还曾做过小学,就是以前的十五埔小学。实际上,经过动荡的年代,家藏十万卷书的小楼不见了,我住进来后,只剩下这样一个"小书馆",只有300平方米。
梁基永
专家访谈
梁基永:广州人,李文田孙子李浀斋的关门弟子,书画家,文献学者,中山大学古代文献学博士,专长广东文献和明清历史研究,著有《清代禁毁书目考补注》、《李文田传》等。
李文田的三个女儿嫁的全是大户人家
记者:关于李孔曼这一代,记载并不多,李孔曼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
梁基永:李文田本来生有六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儿子李孔曼和三个女儿,其他的五个儿子都没养大,李孔曼在他的儿子中排行第四。关于三个女儿,历史上很少记载,她们的名字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因为在那时,女人的名字是不能上族谱的,就像女人的身体一样,假如被知道了是一种耻辱。他的大女儿嫁给了顺德龙江一户姓叶的人家,二女儿嫁给南海张荫桓的儿子,小女儿嫁给姓龙的。二女儿嫁给的张姓人家来头大,张荫桓和李文田既是老乡又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当时朝里比较活跃的大臣。
记者:相比李文田,他儿子李孔曼成就不大。
梁基永:李文田死时,李孔曼才十五岁,慈禧太后给了他个农工商部郎中的官职,农工商部是清末改革后新成立的一个部门,李孔曼要在年满二十岁以后才能做这个官。李孔曼一生没有大成就,他唯一做过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光绪末年,跟一个盐商的儿子到京城去争取盐业专卖,最后取得了成功。
"李棪斋是研究甲骨文的权威学者,生活上很风流"
记者:李孔曼的长子李棪斋长期在国外,人们对其了解好像也不多。
梁基永:李棪斋是国际上很有名的学者,师承非常好。李家很多东西都由他在保管,可以说,李孔曼把大部分东西都交给了李棪斋。抗战以后,他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做了十九年的中文教授,后来才回香港,他也是世界上研究甲骨文的最权威的学者。
记者:听说他终身未婚,没有后代?
梁基永:他虽然没有结婚,不过他是一个生活上很风流的人,据说他跟很多电影明星也有来往,也有传言说他在国外有很多个情人,并说他有一个儿子,不过没找到。
"李浀斋的性格有点接近李文田,经常不留情面,开口骂人"
记者:你是李文田另一个孙子李浀斋的关门弟子,对他你应该了解比较多。
梁基永:李浀斋的启蒙老师是蒋朝亮,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宝盉,苏宝盉跟他父亲都是李文田的弟子,后来他留在李家当李棪斋、李浀斋两兄弟的家庭教师。与哥哥在文史以及甲骨文方面的成绩有所不同,李浀斋小时候,在篆刻和书法上就已小有名气了。
记者:抗战时期,李浀斋也跟李孔曼去了顺德吗?
梁基永:女儿李妍跟父亲去了。他没跟父亲李孔曼去顺德,因为他在广州读大学,他当时就读的学校叫勷勤大学,现在已经被合并到华南师范大学。学校的地址刚好也在多宝坊,离他住的泰华楼旧屋很近。
记者:当时他在广州文化界名气很大?
梁基永:是的。五十年代,广州市长朱光还亲自给李浀斋安排工作,广州文化公园刚成立,他就被调过去任职。当时,能去文化公园任职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因为当时的广州没有任何艺术展览的场所,文化公园是当时唯一的文化艺术场所。
记者:有人说,他的性格很像其祖父李文田。
梁基永:有点接近。李浀斋比较清高,有点像巍晋名士,衣着干净朴素。他也是当时广州文化界不能得罪的老前辈之一,因为性子比较直,经常不留情面,开口就骂人。
□家族逸事
名在孙山外
清咸丰九年(1859年),李文田上京赴试,在北京关帝庙拜神求签,签语云"名在孙山外",李以为兆头不好,终日无精打采。同行另一个广东人得问其故哈哈大笑:"名在孙山外,说不定姓孙的中在你前面,你又何必发愁呢?"
殿试结果,状元为孙家鼐,榜眼为孙念祖,而李文田是探花,恰巧是"名在孙山外"。
李文田爱惜梁启超才华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主考官是大学士徐桐,副主考则为启秀、李文田、唐景崇。阅世甚深的康有为应试时一改平日文风,中规中矩写了篇八股文,因而高中进士。而梁启超年少气盛,下笔肆意汪洋,满纸秋霜,自然落榜。
事后,李文田找出梁启超的卷子,与唐景崇一起找到徐桐。当时还有一些机动名额由徐桐掌握,李请徐拨一个名额以成全梁启超。但徐桐是个老顽固,不喜欢梁启超的卷稿牵引古义,越出绳尺,硬是不肯。他还对李文田袒庇粤省同乡颇有微词。李文田无奈,只好在梁的卷末批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明其惜才又无奈的心情。
商人怕请李浀斋写招牌
李浀斋为人平和,好交友、喜言谈,但如果要向他求就很难了。据称这与他性格有关。
李浀斋不轻易挥书相送,他不为钱而书,一般又不接写招牌,即便写了也不签名盖章,因而收益不多,甚至李的某些言行被别人视为"倒米",如李浀斋在上世纪50年代为六二三路某号写完招牌,三天后,该店便关门结业,这使一些求写招牌的商人望而却步。
□族谱词典
李文田像。 翻拍图片
李文田死后葬于白云山象牙峰,光绪御赐祭葬碑。翻拍图片
李氏宗祠门额由李文田的孙子李浀斋集李文田字补书。
泰华楼外墙。
泰华楼内部摆设。
李孔曼 翻拍图片
李 妍 翻拍图片
李棪斋 翻拍图片
李浀斋 翻拍图片
李文田
李文田(1834-1895),清代著名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字畲光,号若农,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高中探花。曾多次外放任乡试考官、学政,最后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少年得志,却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学问淹博,著有《和林金石录》、《元史地名考》、《元秘史注》等。1895年因忧劳过度感染寒疾,在京城官舍逝世。灵柩运回广州葬于白云山上象牙峰。
李孔曼
1881年李文田侧室陆五娘所生。李文田去世后,李孔曼被光绪皇帝特赏为四品员外。辛亥革命后,休养于家,淡泊名利,一心向道,终身穿道服,道号圆虚。三十年代,受广州市公安局聘任,任教太极拳席位多年。抗战爆发,1944年病逝于顺德清晖园。
李妍
李孔曼女,李妍排行第二,1981年在广州去世。
李棪斋
1907年生,李孔曼长子,李文田长孙,号劲庵。少时学经史词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在蔡元培帮助下,193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和北京大学,拜胡适为师致力于研究南明史及甲骨文。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任教。最后任香港中文系主任。1997年病逝。终身未婚。著有《东林党籍考》。
李浀斋
李孔曼次子。1917年生于香港,一代书法名家。曾在广州文化公园任职多年,曾任广州书法家协会主席、广州文史馆馆长。1996年病逝于广州。
刘锦韶
1928年生,李妍的大女儿。1954年与李宝琦结婚,1978年一家移居美国,育有两女一男。
本版撰文/图片翻拍:本报记者陈坚盈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