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秦汉书法概况 | 代表作品人物 | 相关文章

校官碑


  全称为"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东汉光和四年(181年)。高134厘米,宽 77厘米。主首有穿。传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溧水县尉喻仲远得于固城湖滨(今南京市高淳区境内),旋立干溧水县学内。民国初年尚立于原地,后废置于塘边、解放后重新发现。一度被砌于溧水县中学东墙内,旁有元至顺四年(1333年)文学掾禧释文碑。《校官碑》也是南京和江苏地区发现的最早碑刻,江苏发现的唯一一块汉碑。1958年被移往苏州市江苏省博物馆内保存,现藏南京博物院。

  碑文记载了东汉溧阳长潘乾的品行与德政。潘乾,字元卓,东汉光和年间,察廉为溧阳长,到任后政绩卓著,受众人爱戴事。所谓校官弟子者,学舍之弟子耳。

  《校官碑》通篇以隶书刻就,用笔沉郁雄浑而有气魄,方圆兼施,寓圆于方。笔力厚重含蓄,力蕴其中;字形古拙,结字严整。字文满布行格、不留空隙。实是汉隶中不可多得之珍品。近代学者、书法家杨守敬尝评此碑云。“方正古厚,已导《孔羡碑》之先路。

  清方朔跋云:"字体方正淳古,有西京(指西汉)篆初变隶风范。东京(东汉)中唯《衡方》《张迁》二碑如其结构。"康有为则以"丰茂"概之。

  沈曾植也颇推崇《校官碑》:余最喜此碑书法,以为汉季篆隶沟通,“国山”、“天发”之前河也。顾恨拓本漫漶,尝集浓淡干湿数本合装之,互徵其趣。可见其喜爱之深。

  《校官碑》的拓本主要有4种:①明代拓本。末行“四”字未泐损。②清初拓本。末行“光”字末笔已损。③清乾嘉年以后拓本。末行“四”字上下已被石花包围。④清末拓本。第三行“有天”二字已被石花泐连,“天”字已泐成了“夫”字形。第十一行“构”字左旁上部笔画已泐损。第十二行“闲”字上部笔画已泐损,并连及穿孔下的石痕。末行“四”字已大损,仅存右下角少许笔画。

《校官碑》宋拓

   民国时期上海艺苑真赏社1926年印行的,号称宋拓,并附录俞樾集联。底本的收藏者秦絅孙题跋:校官碑雄厚拙朴,在汉刻中别饶奇趣,为俞曲园先生所笃嗜,故集句亦最多,惜佳拓难逢耳。

宋《校官碑》艺苑真赏社印本(选页)

   这个印本,是用玻璃金属版印刷,虽然看不到原石的斑驳痕迹,显然经过加工的,但是结体与笔触也没有走样。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民国拓本,见下:

铭文:  

(碑额)校官之碑

盖汉三百八十有七载,□□□于□□□□铭功,著斯金石。畀(碑)诔曰:
溧阳长潘君讳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人,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君禀
资南霍之神,有天从德之绝操,髫髦克敏,〔志〕学《典谟》。祖讲《诗》《易》,剖演奥
艺。〔外〕览百家,众俊挈圣。抱不测之谋,秉高世之爪,屈私趋公,即仕佐上。
郡位既重,孔武赳著,疾恶义形,从风征暴,执讯获首。除曲阿尉,禽奸芟
猾,寇息善劝。履菰竹之廉,蹈公仪之
洁。察廉除兹,初厉清肃。赋仁义之风,修藋桓之迹,□化放乎岐周,
流爱双乎西祭。亲卧宝□,进直□慝。布
政优优,令仪令色。狱无呼嗟之冤,树无叩匈之结。矜孤颐老,表孝贞莭。
重义轻利,制户六百。省无正繇,不宾自毕。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
人聆声景附,乐受一廛。既来安之,复役三年。惟泮宫之教,反失俗之札,
构修学宫。宗懿招德,既安且宁。干侯用张,□豆用敶。发彼有的,雅容□
闲。钟磬县吴,于骨乐焉。乃作叙曰:
翼翼圣慈,惠我藜蒸。贻我潘君,平兹溧阳。彬彣赳武,扶弱抑彊。宠刈骾雄,
流恶显忠。咨疑元老,师卧作多。修学童冠,琢质绣章。实天生德,有汉
将兴。尚且在昔,我君存今。即此龟艾,遂尹三梁。永世支百,民人所彰。子
子孙孙,卑尔炽昌。
丞沛国铚赵勋字蔓伯
左尉河内汲董并字公房
右尉豫章南昌程阳字孝遂
时将作吏名
户曹掾杨准
议曹掾李就
议曹掾梅桧
户曹史贺假
从掾位侯祖
主记史吴超
门下史吴训
门下史吴翔
门下史时球
光和四年十月己丑朔廿一日己酉造

集评:  

清代 方朔:字体方正淳古,有西京篆初变隶风范。东京中唯《衡方》《张迁》二碑如其结构。(《枕经堂金石跋·卷三·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跋》)

清代 杨守敬:方正古厚,已导《孔羡》之先路,但此浑融,彼峭厉耳。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又按此碑与《武荣碑》,石之宽广,字之大小,格之高古,皆相若,而各擅胜场处,则《武荣》之风华掩映,此碑之气韵沉雄,可称二绝。(《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校官潘乾碑》)

清代 康有为:丰茂则有《东海庙》《孔谦》《校官》。(《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