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两宋辽金书坛 | 名家名作 | 相关文章

司马光(1019-1086)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点击下载全图 (感谢书友mmyx509提供)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为司马光亲自书写的原本。 这本作品约 29 行,460 多个字,记录了西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 322 年)的事件。 卷背有陈谢状5行,24字,亦是司马光手笔。司马光为人行事都很严谨,黄庭坚谓:“余尝观温公《资冶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迄无一字作草。”近人马宗霍云:“司马温公性端重,《通鉴》书稿,作字方整,未尝为纵逸之态,故十九年始克成书。”

南宋任希夷跋:
“温公修《通监(鉴)》,起草于书牍间,可见当日用意之廑(“勤”字的古体)。至《答送物状》亦自为检,前辈之不苟如此,可师也。已嘉定八年十二月十四日任希夷观于玉堂夜直。”
南宋赵汝述跋:
“温公起《通鉴》草于范忠宣公尺牍,其末又《谢人惠物状》草也,幅纸之间,三绝具焉,诚可宝哉!岐国汝述明可识。”

南宋 葛洪、程垓、赵崇龢等跋:
“此属稿尔,而字画无一欹倾,惟公不欺之学,何往而不在哉?葛洪、程垓、赵崇龢同观因相与叹仰如此。”
前有蘧庐、墨林堂、项墨林鉴赏章诸印;后有赤松仙史,墨林项季子章,危素私印,程玠之印,紫云溪翁,无恙一鹤诸印。

元人柳贯题跋:
“四百五十三字,无一笔作草,则其忠信诚悫,根于其中者可知已。永昌元年,其岁壬午,晋元帝即位之五年也。自正月王敦作乱,至十二月慕容皝入令支而还,毎事第书发端一二字或四五字,其下则以云云摄之校今《通鉴》,是年所书凡目,时有异同,此或初稿,而后更删定之欤?始公辟官置局,前后汉则刘贡父、自三国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讫五代则范淳父,至于削繁举要,必经公手乃定。此永昌一年事,公不以属道原而手自起草,何欤?然则文正忠宣之手泽所存,犹足企想元佑一时际会之盛,岂固翰墨争长为可传哉?至顺二年岁次辛未夏四月乙丑东阳柳贯题。”
后有柳氏道传、子京所藏、恵泉山樵、无恙一鹤三印。
元人黄溍的题跋有云:
“温公于通鉴书永昌元年事,视此犹为详备。此特其初稿耳,而作字方整,不为纵逸之态,其敬慎无所苟如此,宜其十有九季始克成书欤。今之文人,类以敏捷为高,贵轻扬而贱持重,使温公复生,未必能与之相追逐也。展玩之余,惟有掩卷太息而已。至正元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后学黄溍书”
前有雲中、墨林之人,后有黄溍印。

元人宇文公谅跋:
“今观温公此稿,笔削颠倒,讫无一字作草,其谨重详审遒如此。诚笃忠厚,气象凛然,见于心画之表,彼浮躁急迫者安能如是邪!后学宇文公谅书”

元人朱德润跋:
司马公《通鉴》编年一变班、马旧史之习,而国家兴衰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备此书矣。故以事系月,以月系年而不以日,或以年不以月者,盖周岁之中记事之,要总为一编,而君臣父子之是非得失互见,使人得便观览者春秋之义例焉。此稿标题晋永昌元年之事。是年王敦还镇,元帝崩。此江左立国之一变也。故公不得不手书之。范忠宣与公继居相位。今获观二公手笔于一纸,岂胜幸哉。至正三年十月朔旦,后学朱德润书。

元人郑元祐跋:
典午渡江后,盗臣接迹起。由其创业初,所事不以理。 温公成通鉴,善恶悉就纪。心画既严正,形见在稿纸。 稿盖人所忽,敬慎不少弛。固宜公之心,天地同终始。郑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