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辽金书坛 | 名家名作 | 相关文章 |
孙抃(996-1064)
字梦得,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榜眼)。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直集贤院,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吏部郎中。
皇祐年间(1049—1053),朝廷任命孙抃为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谏官韩绛上书说他不具纠弹之才,不可担任谏官。孙抃上书争辩说:“我看现在的士大夫,向往升官的多,廉洁退让的少,以善于求事为得意,以能揭发别人阴私为光荣,言辞敏捷似乡官的叫做有议论,刻薄寡恩如酷吏的叫做有政绩。如果是这样,我的确是没有才能。”宋仁宗(赵祯)考察他的言行,叫他立即到任。孙抃作谏官,屡次言事,不违背情理。仁宗想任命入内内侍省都知王守忠作武宁军(今江苏徐州)节度使,因孙抃上奏弹劾,作罢。为温成皇后举行葬礼时,朝廷以刘沆(hànɡ)为监护使,他以宰相不当为后妃护葬丧事为由进行谏阻。并认为皇后立庙建陵,于礼不合,率领官属力争,伏地不起,迫使宋仁宗改变主张。御使上奏请罢宰相梁适,朝廷不听。孙抃上书说:“梁适当宰相,上不能公正地处理国事,下不能专心教诲子弟。谏官已上奏数次,未见朝廷准奏,非罢去梁适,无法平息舆论。”宰相陈执中的女婢,被他的宠妾张氏用木棍打死,本应逮捕张氏入狱,陈执中不同意,朝廷也出面袒护。孙抃又与官属十次上书,请求明辨是非,梁适与陈执中终于被撤去宰相职务。
孙抃久居要职,平易近人,议事谦恭有礼,被官属尊为“长者””。嘉祐五年(1060)升任枢密副使,不久升任参知政事。当时孙抃年事已高,语言举止时常有疏漏。御史韩缜劾奏后,被罢免,任观文殿学士,后来又兼任侍读学士。英宗即位后,孙抃担任户部侍郎,不久告老还乡,以太子少傅名义在家闲居。去世后,朝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懿”。
著述有《孙文懿集》30卷,已散失。《宋诗纪事》收其诗2首,《宋代蜀文辑存》收其文34篇。《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中收有《孙抃文粹》。
孙抃《名藩帖》 纸本楷书 29.6×2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抃啟。伏承得請名藩。治裝上道。猥煩寵翰。益認懃誠。感戀併深。不任卑素。謹奉手啟。陳謝不宣。抃頓首。三日。知府舍人閣下。
本帖又名《致知府舍人尺牍》,历来著录为赵抃(1008-1084)所书,但赵抃自有《山药帖》存世,对比勘究,虽然帖中都有抃字,二者风格迥异。此作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当代曹宝麟先生考证应为孙抃所作。此札与蔡襄的书风颇为接近,孙抃和蔡襄几乎是同时期人,比蔡襄年龄稍大些。他比蔡襄的老师宋绶(991-1040)要晚五年,但宋绶因为官做的比较大,所以米芾在《书史》上说:“宋宣献公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的那样记载,说明宋绶书风当时的影响,此帖书风符合当时学颜真卿那种风气。所以把此帖作者改为孙抃。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故-書-000249-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