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书法概况 | 代表作品人物 | 相关文章 |
安弘嵩
“十六国”时期北凉国(397—460年,定都张掖)的一位“经比丘”,即专事佛经译写的僧人,事迹不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安弘嵩《写经残卷》 隶楷中带行法,流利劲畅,墨韵沉著,可谓难得的精品。
安弘嵩《大智度论残卷》(局部)纸本,隶楷书 25.1×34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智度论残卷》卷后款识云:“卷第五十五第廿八品,法师慧融经比丘安弘嵩写”。此卷写经书法楷中间行,隶意相当浓厚,可以看出是从隶书脱化而成的。其行笔沉着,墨色浓郁,自然劲畅。《大智度论》是阐释佛典《大品般若经》的论书,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汉译,共一百卷。此卷抄写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残,原卷首残缺,仅余八接纸,每接纸28行,行十九字不等。
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论》,抄写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题安弘嵩写,笔迹与此卷相同。
汉字书体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经历了由隶至楷的演变。北凉地处西域,其传世墨迹和碑刻中的字体较之中原同时期作品,保留了较多的隶意,且笔势峭拔,风格独特,书法史上称为“北凉体”。此卷为代表之作,极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