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出师颂》真伪引发争议
需必要程序才能下结论

来源: 东方网2003年07月14日


    东方网消息:一件于7月13日在北京拍卖、据称为晋代索靖《出师颂》的古代书法作品,引发了新闻媒体的争议。

  不久前,不少报纸、电视关于这件拍品的宣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西晋书法珍宝惊现”,“索靖惟一留世墨迹”等。

  索靖何许人?晋代书法名家。史书记载,“其书名与羲(王羲之)献(王献之)相先后也”,可见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据拍卖行专家介绍,即将拍卖的《出师颂》上没有作者落款,书写年代不详,但该作一直流传有序: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收藏,明代归收藏家王世懋,清初归安仪周,最后又入清乾隆石渠宝笈收藏,民国年间被溥仪携出宫外,后散落民间。

  持质疑态度的媒体报道认为,拍卖行对此的介绍相互矛盾,语焉不详;媒体宣传有欠严谨,易使公众误解。据报道,该拍卖行1997年曾征集到《出师颂》的后半段题跋残卷,当时拍卖介绍为《跋隋人书史岑出师颂卷》。可见是将《出师颂》看做隋人作品的。6年后的今天,《出师颂》正文“神秘现身”同一拍卖行后,拍卖图录古籍善本部分1657号拍品则将其题为“晋索靖书晋索靖出师颂卷”,标题下以小字标明“晋隋间朝手写本”,而在图录中国古代书画部分也提到这件作品,明确标为“晋索靖(公元239-303)《出师颂》卷”。另外,拍卖行专家在媒体上称,该作“即便是隋代摹本,那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了”。有媒体指出,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才是现存公认的最早的名家传世书法作品,无名者的书法作品则还有更早的。据报道,国家级鉴定权威杨仁恺的《故宫散失书画见闻考略》中将此作品注为隋人(佚名)所书《出师颂》,而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也注明为隋人《出师颂》。

  有业内人士认为,考证此作为晋代索靖墨迹的重要依据———该卷引首部分宋高宗题写的“晋墨”,属于后人“画蛇添足”。因为其所用云龙笺的纹饰是“五爪龙”,而宋代只有三爪龙、四爪龙,不合典制,且书法的风格也不对。尾跋中米友仁又题为“隋贤书”。米友仁与宋高宗是君臣关系,怎会唱反调?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陈传席教授等认为,宋高宗和米友仁的题字都有疑问。乾隆皇帝在此卷上的两次题跋相隔20年,后一次是对前一次的否定,因为乾隆又看到了另一版本的《出师颂》摹本。另有专家认为,这并非晋代索靖的真迹,但属隋代或唐初的摹本无疑。即使是隋代或唐初的也是极其罕见了,真迹的价值当然要高过摹本无数,但古代的摹本并非没有价值,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唐代名家的摹本。摹本与伪作有根本区别。前者是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保存、流传珍稀的名家墨迹,对真迹进行极为严谨的摹写;后者则是出于牟利目的,附会名家之作,或偷梁换柱,或无中生有。两者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格都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这件拍品真是隋朝宫廷写手对索靖真迹所作的摹本,它要比一般的隋代无名氏的书法有价值得多。

  失踪久远的《出师颂》首次公开亮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关专家和研究机构应该认真予以科学严谨的鉴定,不可轻易否定,也不可草率肯定。要明确论证以下问题:一、是晋代索靖真迹还是摹本;二、是怎样等级的摹本;三、是摹本还是伪作。

  由于索靖墨迹孤证难考,只有通过文史资料的记载、描述进行考对,并且认真鉴定、研究这件作品上的所有后世题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正确性,以及对印章、纸质等进行考证。在这些必要的程序尚未完成之前,下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 编辑:封黎华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