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 | 书法组织 | 书法人物 | 港澳 | 台湾 | 韩国 | 日本 | 更多 |
编者书者传者 书与苏士澍
时间:2011年11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雪钦
“有人说读书多了会变呆,我觉得呆是好事,呆到痴的程度才好,写字画画非得痴才能达到境界。关键是进入痴的境界后还能跳出来的,那才是大家。”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而传承这一文明的载体,就是书籍。古今圣贤多有读书箴言以明世,当今吾辈尤应铭刻座右以醒心。我愿抄录部分箴言,与同仁共勉。”苏士澍道出了举办“翰墨书香·传播文化——苏士澍‘读书箴言’书法展”的朴素心愿。
柳公权《笔谏》 苏士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长期担任国家文物出版社社长,对图书的编辑、出版深有了解,他自己平时认真读书、精作学问,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因而坚信世间道理,尽在“读书”二字。“小时候家里贴着‘读书传家久、诗书续世长’的对联,教导我唯有读书才能成才,后来书就真的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有人说读书多了会变呆,我觉得呆是好事,呆到痴的程度才好,写字画画非得痴才能达到境界。关键是进入痴的境界后还能跳出来的,那才是大家。”对于读书,苏士澍有如此感悟。
在“读书箴言”书法展上,苏士澍把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后多位名人大家的读书箴言用篆、隶、行、楷等书体写出来。其篆书雄浑厚重,气势高古,蕴涵着金石之气;隶书则从汉碑入手,从容精妙,健劲秀逸。不经意间,此次展览把苏士澍人生字典中的两个关键词提炼出来,那就是:书籍与书法。“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之次之。精神实质可以表现在字里笔尖。”苏士澍认为读书与书法是互补和循序渐进的关系,读书万卷始通神,读透了才能明白哲与思,再用笔把哲和理写出来,使得笔法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把握了内在关系,如此才能气脉连通、淋漓尽致,字也就有了精神气韵。
编 者
苏士澍与新中国同龄,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喜欢书法篆刻艺术,受过系统的书法培训,并师从刘博琴、启功等一些老书法家。“你爱好书法,我看可以去文物出版社工作,文物出版社就是最好的大学,对你的成长和发展大有帮助。”在恩师启功的建议下,苏士澍1980年进入文物出版社。
刚进文物出版社时,苏士澍从字帖编辑做起。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对习书人的需要比较了解,获悉当时学书者甚多,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书法碑帖供临摹学习时,苏士澍到处搜集各种资料,几经易稿,终于编撰成《历代碑帖法书选》。这套书如今种类已达上百种、累计印数达到千万册,几乎成了书法爱好者的必备书籍。其中每一页的碑帖说明,亦是恰如其分、短小精悍的评介美文,均出自苏士澍的手笔。他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珍贵的古代书法文献史料,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真迹大观》《中国法书全集》等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备受好评。由他策划编辑的《汉西岳华山庙碑》曾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启功书画集》则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8年,苏士澍获得了中国出版界的最高荣誉“韬奋出版奖”。
“现在有很多书法家受当下浮躁书风的影响,没有很好地去扎根、挖掘、学习,甚至有一些书法家经常写错字。我们写字要从古代文化遗产中学习。”苏士澍主持文物出版社工作多年,深谙文物鉴赏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自古以来,每一个书法大家都不是一个纯写字匠,从王羲之、张旭、颜真卿到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乃至近现代的郭沫若、沈尹默、赵朴初、启功等,他们在传统文化领域中,特别是中国文物鉴赏方面都是大家。比如米芾不仅书法好,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收藏、鉴赏大家。苏士澍十分认同启功先生说的一句话:书法是十个手指占一个,另外九个是诗词、鉴定、绘画、国学等方面的学识,把这些知识融合起来,再通过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的书法家才是真正的书法大家。
书 者
对于苏士澍来说,文物是一个很大的知识海洋,能对众多金石拓片、简牍帛书、名碑丛帖、文物真迹等进行编辑整理,“这就像与历代名家神交,是人生一大乐事”。因为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历代名帖,字外功夫颇深,业余时间又笔耕不辍,再加上启功等名家的指点,苏士澍在书坛上独树一帜,他将中国书法的传统形式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富有人文底蕴及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
苏士澍的书法形式各异、诸体兼备,尤长于篆隶。他的鸡毫大篆作为个人的创作特色,在书法界饶有名气。鸡毫笔(用鸡绒毛做成的毛笔),曾是传统毛笔的一种,现国内已经不多见,使用鸡毫行书作画者更是罕有。鸡毫比羊毫笔更软,属软性笔,不容易掌握,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腕力功夫才能驾驭。苏士澍自幼随家族长辈学习使用鸡毫笔,他用鸡毫笔写出的大篆,笔法变化多端,生动又不失沉稳。在苏士澍看来,笔、墨、纸本身即是艺术:笔是软的,纸是洇的,墨是稀的。用软笔掭稀墨在洇纸上,三者结合起来,揉在一起,千变万化,这就是书法的独一无二之处。
传 者
今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全国中小学尝试开设书法课,书法开始进课堂了。苏士澍即是这一举措的推动者之一,在全国“两会”期间他曾多次建议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
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载荷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就在我们这个以汉字为书写方式的国度中,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应用,不少人的传统书写技能却渐渐弱化。“目前中小学生中能写一手流畅、漂亮汉字的比例很低,更不用说用毛笔写字了。还有很多孩子提笔忘字,写着写着就想不起来了。中国人写不好汉字是很可笑的。方块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作为一位传统文化的珍视者,苏士澍语重心长地说,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没发生断层,就是因为中国汉字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有助于调整学生的身心、精神、耐性及专注力,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都有帮助。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近日苏士澍把“读书箴言”书法展上作品所得的全部稿酬,用于遴选购买400万元码洋的精品图书捐赠给中国文联,这批图书涉及古籍整理、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和社科等五大类6000余册,包含《中华大字典》《汉语大辞典》《中国美术全集》等经典图书,苏士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而成。同时,总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的“苏士澍艺术专项基金”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正式成立,以开展和资助文化传播的活动。“这体现了苏士澍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家、资深出版人对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一片爱心。”有人作此评价。
【资料来源】中国文艺网
声明:本版图片由于无法得到作者授权,不作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速与本站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