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当代书坛 | 书法组织 | 书法人物 | 港澳 | 台湾 | 韩国 | 日本 | 更多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
蔡明瓒(台湾)


  由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与大陆民间书法团体“沧浪书社”共同举办的《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已于6月17至20日在苏州举行完毕,共有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法国等地区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本会前理事长李郁周应邀在会中发表论文,现任副理事长蔡明讚则担任了6月18日上午5篇论文报告的主持人。

  此次国际研讨会的筹划工作,主要是由沧浪书社旅美学人白谦慎负责研拟议程及邀请学者撰写论文,华人德、言恭达等负责场地联系安排,而整个活动的经费、论文集的出版费、台湾广告媒体发布刊载、相关事项联络……则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其成。由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先生率领的台湾代表,包括朱惠良(书法史学博士)、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实践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艺评家陆蓉之、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副研究员何传馨、东吴大学副教授李郁周、书法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蔡明讚、辅仁大学历史系讲师麦凤秋、何创时书法基金会展览部主任蔡宜旋、文化大学史学所美术史组研究生黄淑贞、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研究生陈立伟、何创时文教基金会林淑兰小姐等。

  研讨会共进行两天,6月17日上午由傅申教授主持,发表5篇论文,由香港中国书协主席黄简担任评论人。①韩文彬——关于兰亭集序与复制品的问题(白谦慎代读)。②丛文俊(吉林大学副教授)——关于汉晋书法史料的性质与学术意义的再认识,兼及兰亭论辨。③华人德(苏州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论六朝写经体兼及兰亭论辨。④钱南秀(美国莱斯大学副教授)——王羲之《兰亭集序》和山水诗的转变。⑤王玉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有关兰亭论辨二题。下午由崔尔平(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担任主持人,发表论文5篇,另两篇书面提出,作者未到。①刘涛(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论东晋的方笔隶书,兼及兰亭序。②何传馨(台北故宫书画处副研究员)——故宫藏定武兰亭真本(柯九思收藏本)及相关问题。③穆棣(无锡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神龙兰亭墨迹考辨。④曹宝麟(暨南大学教授)——集王圣教与神龙兰亭之比勘。⑤莫家良(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南宋书法与兰亭序传统。⑦朱关田(浙江书协主席)——兰亭序与唐代书法(书面)。⑧祁小春(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生)——兰亭序质疑(书面)。这一场的评论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吴鸿清。

   6月18日上午由书法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蔡明讚主持,中国书协理事张荣庆担任评论人共发表5篇论文:①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赵孟頫与兰亭十三跋。②李郁周(东吴大学副教授)——谈文徵明书重修兰亭记。⑧李慧闻(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董其昌所见所评唐临摹本兰亭序及1618年赠人的一本兰亭序。④白谦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助教授)——从八大山人临兰亭序论明末清初书法中的临书观念。⑤刘恒(中国书协研究部副编审)——清代书家与兰亭序。下午由朱惠良主持,共发表3篇论文,另一篇书面提出。①沈培方(书法研究副主编)——兰亭序笔法推测兼评几种临本。②李慧漱(史丹佛大学讲师)——宋代后妃与书法。③石慢(加州大学教授)——元初宋遗民的书法。④陈振濂(中国美院教授)——书法创作中主题探索的历史回忆与现实意义初探(书面)。晚上由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主持“关于中国书法研究的若干问题”座谈会。

  由于会议时程只有两天,论文多达21篇(宣读17篇),因此无论论文发表者、评论人、参与讨论者都无法畅所欲言。尽管如此,讨论过程却非常踊跃,相对的所研究的重点也更加深刻,与会的大陆学者一致认为这个讨论会为大陆书法学术研讨会树立了良好的规范。全程参与的何创时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先生对于内容紧凑充实、讨论品质超水准的此次活动感到非常有价值。6月19日与会的专家学者暂时放下了学术议题,结伴游览了太湖周边的几个景点,包括了东山的紫金庵、雕刻大楼(春在楼,建于民初)、启园(席家花园),并渡太湖到西山石公山游览。晚间举行闭幕仪式,沧浪书社总执事言恭达、何国庆董事长致词时,对于两岸民间合办的盛大国际性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了肯定,并对未来更多的合作提出期望。

  近十余年来,由于受到国际中国艺术史研究风气热络(尤其是美国)的带动,以及书法学习风气的蓬勃,两岸在书法史学研究方面的进展都十分快速。不过对于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台湾比大陆更具学术规范,华人德表示,大陆上真正做书法史学术研究的人才并不算多,因为像中国书协已经办了五届的全国书学研讨会,入选的论文很少合学术规范的。而台湾的书法史学研究,受到60年代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70年代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艺术史组成立,以及一些远赴美国修习艺术史硕、博士学位后归国的学者的带动,在研究方法、论文规范上均已达到国际水准。自1990年以来,书法教育学会年年举办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大陆、香港、日本、美国、法国各地区的学者与会,可以说成果丰硕,足以自豪。然而透过这一回两岸合办的国际书法史学研讨会的影响,相信大陆的书法史学研究及讨论会必有一番崭新的气象。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