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当代书坛 | 书法组织 | 书法人物 | 港澳 | 台湾 | 韩国 | 日本 | 更多

中国沧浪书书社——书会经营韵典范
蔡明瓒(台湾)


  沧浪书社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成立於苏州,至今已界十四个年头,在中国书坛写下了“空前”的记录:一 、沧浪书社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向政府(苏州市民政局)立案的民间书法社团;二、沧浪书社集结了跨省市中壮代最优秀的书法、篆刻创作及理论人才;三、沧浪书社成功地举办了两次国际书法学术研讨会(一九九四在常熟、一九九九在苏州,参与的学者专家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香港、台湾及大陆各地,并出版了厚达五百余页的论文集。)四、沧浪书社历届展览是在台湾、美国等海外地区举行,迅速拓展了国际声望。如此辉煌的记录是中国一个民间自发性、雅集式的书会小团体所缔造,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因为举办大型的展览或召开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乃至出版作品集、论文集,不是只有征集作品、文章就可成事,没有许多人力,经费是办不到的,沧浪书社却展现了灵活的运作能力,获取了丰硕的成果,树立了民间书会经营的一个典范。

  沧浪社员大半是一群从事文教工作,热爱传统艺术的文化人,出身於平凡的布衣阶层,成立之初才逢改革开放不久的年代,由于全国性书法热的机缘,社员们无论做为专业或业余,都十分努力地在自己的书法事业上开疆辟土。或是强化自己的创作成果;或是深化自已的理论研究功力、展现学术水准,在既有的基础上紧抓时代的脉动,厚植成为一个当代书法篆刻名家的雄厚实力。于是乎一些社贝人选了全国书法篆刻展,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并获大奖,一些社员成为全国展,中青展的评委,一些社员的书法篆刻学术论文入选了全国书学研讨会,乃至一些社员被聘为全国书法学术论文征选的评委,也有社员任教於大学院校。担任博、硕士生指导教授。或担任省市书法家协会领导人,也有社员是重要书法论著、专书、丛书、教材……的编撰者………总之十多年来,社员活跃于书坛各个层面,每一个人都不断积累自身从事书法活动的成果,集会结社功能的发挥(组织运作)、社员切磋提携的互动下.沧浪社员大半已在书坛千百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书坛的指标性人物。

  一个书会的发展,靠的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特别是无条件对书社付出奉献的精神,社员要能热衷团体的活动,以团体的成果为荣,降低个人意识而充分参与,方能促进书会的进展,由于书社成员有不同的知名度,不同的领域成就、只有放平身段才有利於书社的发展。试问,参加雅集式书会团体的目的是什么?初期可能是抱著切蹉观摩,或是拉一些关系心态,若是书会缺少活动、没有目标理想,终至流於聚餐、联谊、或顶多办个联展,久而久之如果自身成长远过於书社其他成员,个人不再需要依靠书会力量;这时参加与否就显得无关紧要,有些人可能就与书会活动疏远,甚至退让。沧浪书社从初成立的二十四位成员到十四年後增至四十二人(欲入会者须提出申请,由社员介绍,经全体社员投票通过方能成为新社员。)优秀人才愿意入社象征书社具强大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来自书社十四年来累积的“业绩”:四次海外大型的展览、两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四本作品集的出版、一册学术论文集的刊行、五次年会的召开、十八期书社通讯(合订为四册)的历年活动史料……,如果缺少这些进行起来并不简单的活动以及资料出版,沧浪书社的名声该不会如此响亮。相对的,书社成就高、名气火,受到高度肯定,受惠的还是全体社员,当然整个书法界、艺术界及至文化界业将因为有了这个社团的标竿性作用及其发挥的影响力,而使这个时代的史页光彩亮丽,沧浪书社不受环境因素的拘限所展现的不凡成果,必然在近代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留下记录。

  沧浪书社获得成功的基础,主要在於成立当时所订下的一些活动规范,和结社精神的坚持,华人德(首任总执事)在成立会上发表的期许是:“社员相互间平等,真诚相待,须有集体观念、团结互助,不能损人利己,平时多联系,交流信息,资料共享,知识共享,各人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技术为大家热心服务。……艺术和理论上提倡有个性、有创造、有切磋、有批评”此外,书社成员服膺结社精神,充分奉献心力和运作连系,发挥了事在人为,落实每件事情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关键,例如沧浪书社一九八八年八月间与台湾书法艺术社成员在杭州的首度交流,即促成了同年十一月在台北的展览,且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为什么台湾书家愿意承办这样一个需要不少经费的大陆画会作品展?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沧浪书社的结社精神和这批社员值得交游,可以在往後的书法推动上一起携手合作,因此在办了笫一次展览、召开了座谈会、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不久,又有了第二本作品集(与大陆其他书家合刊)的付梓,接著是在刊物(书法艺术、书法教育、书韵)上刊登社员作品及介绍,使台湾书坛对中国大陆这一中青年书法篆刻家的结社从陌生到熟稔,并促成若干年後有十多位沧浪社员到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或应邀展出书法,篆刻作品。另一例子是沧浪社员旅美攻读博士的白谦慎,也充分利用他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耶鲁大学的地缘关系,为沧浪书社在美国展催生,大大提高了书社的国际知名度。白谦慎凭藉他到台湾做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台湾书坛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台湾唯一的书法基金——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他凭著学术研究上的魅力,促成了何创时赞助全部“九九九国际兰亭会议”及论文集的费用,以及二00一年在何创时书艺馆的新世纪盛大展览。

   沧浪书社虽为一个民间小型组织,但声望日隆,这都是社员努力赢得的,社员们各自在书坛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当他们冠上沧浪社员名义时,另有一份荣耀与肯定,这无疑也在提醒书法爱好者,书法家们不可轻忽集会结社的功能。沧浪书社现任总执事言恭达在一九九八年的“沧浪寄语”中写道:“……十年来,我们通过思想的融会、艺道的交流,积蕴了多少珍贵沧浪内涵,升华了令人服膺的沧浪精神。——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道义相交。真诚相待,平等相处,我们追求道合志同,这,就是沧浪情结。——清澄、清畅、清淡、清雅、清逸;平实、茂实、厚实、敦实、朴实,不图虚名与浮利,我们追求‘清’、‘实’无华,这就是沧浪风格。——静流则深,真水无香,鄙夷浮躁与浅薄,我们追求‘人音稀声’,这就是沧浪品位。——平静、平淡、平常的心态,造就宽松、宽容、宽心的氛围,提倡艺术批评,注重艺术创作的高品位、学术研究的高层次,我们追求‘和而不同’,这,就是沧浪形象。——传承艺道,继往开来,自强不息,不辱使命,艺道漠漠,运化宏博,我们追求历史与时代的契合、社会与人文的崇高,这,就是沧浪精神。”也就是因为十多年的蕴积,建立了沧浪书社的风格,乃至树立了民间雅集式书会营运的典范。

  沧浪书社成员的书法篆刻创作,在大陆中青代书家中不仅具分量,也具代表性,他们的创作探索应是当代书法审美取向重要的指标.明显呈现了时代风格。须知这每个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除了书家本身对传统深研的体悟,也无法自外于时代审美风气的薰染,在重重的关卡围堵下,想要凸出自我而被书坛认同乃至被效法学习绝非易事,而沧浪社员则往往能造成一股旋风,不仅创作方而如此,理论研究亦然,例如王鏞、沃兴华的“民间书风”就掀起仿效热潮和激烈讨论;白谦慎、曹宝鳞、华人德、穆棣的书史考证方法则普遍受到学术研究者的取径……,其他成员也都不仅在创作领域著力,理论方面的耕耘亦有相当丰硕的成果。例如预计出版一百册的《中国书法全集》参与编写的有黄惇、郭子绪、曹宝麟、王鏞、刘恒、周持,潘良桢、沃兴华,这套内容丰富、见解新颖、影响广大。另一套列入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的《中国书法史》(七册),则有华人德(两汉卷)、曹宝麟(宋辽金卷),黄惇(元明卷)刘恒(清代卷)。篆刻方面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计二十一卷)囊括了从商代至近世的历代印章.可说是诸类印谱的综合,是由黄惇所主编。以上不过举荦荦大者,以见沧浪社在书坛的影响正与日俱增,并印证其结社的初衷及理想的落实。

  沧浪书社第一次抵台展览,於二00一年十一月四日至十二月十六日,长达一个月在台北何创时书艺馆盛大展开,黄惇,朱大霖、张士东三位社员应邀来台作一周的参访,受到书坛热烈炊迎。展览揭幕式当天有近两百位书法同道参加开展茶会及由黄惇所作的“当代中国书坛格局的形成与南来”专题讲演,获得了良好的评价,《中同沧浪书社艺术展作品集》彩色精印也同步发行,展览开幕前的记者招待会(十一月二日)之翌日,主要报纸中国时报、民生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中央日报均以大篇幅作报导,作为一个展览会而言,这是极为成功且影响广泛的,然而整个活动的策划,进行也正显示沧浪书社主其事者的睿智。书法在二十一世纪里已经不只是一项艺术。它是一种文化,甚至是生活的、教育的……透过书法可以改造社会人心、提升人的品质,用此努力宏扬书法艺术是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书法家责无旁贷的任务。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