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邓散木(1898-1963)


邓散木像

  名菊初。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已艺术的评价)。以字行。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工行草书,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楷书以唐楷为主,也写北碑,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就是指北京的齐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但显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书法也如此,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说文》十遍,《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他又十分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举办讲座,编印讲义。《篆刻学》一书就是他治印的经验之谈。1955年曾应北京人民出版社之邀担任简化字字模的书写工作,还书写了不少课本及各种普及读物,学生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

邓散木艺术活动年表   

1898年 10月16日生于上海,初名土杰,后名铁,字钝铁,30岁后改为粪翁,抗战胜利后易名散木。晚年居北京,因病截去一足,因号“一足”、“夔”。   
1913年 16岁 在原英人所设华童公学肄业。因不愿接受洋奴教育,愤然离校,自习国文和书法。   
1924年 27岁 办南离公学,任校长。   
1926年 29岁 4月,与张建权女士结婚。
1928年 31岁 从虞山赵石(古泥)先生学习篆刻、虞山萧蜕先生学习书法,因称“虞山弟子”。
1931年 34岁 在上海觉林首次举办金石书法个展,至1948年,先后在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及师生合展12次。
1935年 38岁 在南京环球旅社举办书法篆刻个展,结识画家徐悲鸿先生。
1936年 39岁 在杭州为净慈寺书写巨型扁额“佛殿”两大字,每字高丈余。
1938年 41岁 在上海大新公司展厅举办“杯水”展览,将作品义卖,以所得支援抗战。
1950年 53岁 上海解放,参加居委会工作并当选为二届上海市新成区人民代表及市政府委员。参加上海市文职土改工作队到绍兴道墟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5年 58岁 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赴北京,用简化字书写小学语文课本及学生字帖,对于我国文字简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定居北京,在京二年成《京华新咏》八十六首。
1957年 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
1960年 63岁 患血管堵塞症,截去左下肢。
1961年 64岁 右手腕伤筋不能握笔,此后间或以左手作书。此时刻印有时以锤子凿成。
1962年 65岁 因胃病切除胃脏三分之二,发现是胃癌。
1963年 66岁 10月8日下午5时,因癌病逝于北大医院。
1979年 宣布“右派”问题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所书《篆刻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年 8月,民盟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单位在北京主办“邓散木金石书法展”,之后又在天津、杭州、青岛等地展出。
1981年 《篆刻学》及《邓散木印谱》九集在日本翻译出版。
1983年 邓散木夫人张建权女士将邓散木先生书法篆刻及手稿等近两千件捐献国家,黑龙江人民政府决定在哈尔滨成立“邓散木艺术陈列馆”。

【作品欣赏】↑TOP
《行书轴》65×32厘米,朵云轩藏
篆书五言联
楷书对联
草书对联[1][2]
隶书立轴[1][2]
行书立轴
篆书立轴[1][2]
临散氏盘
篆刻作品
硬笔书法选

【相关文章】↑TOP
《邓散木》(作者:梅墨生)
《书法大家邓散木》(转自靳国君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