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加入评论 |
渡海帖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符三年(1100),纸本,28.6×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欣赏[1][2]
释文: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於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忽忽留此帋令子处。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
此作为其晚年代表之作。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离开海南居地儋州,被诏徙廉州,路过澄迈时未遇赵梦得,便留此札。文中言此去恐难得相见,嘱咐友人晚景善自珍重,切切之情,溢于言表。而这种感情也在此书中充分熔铸于点画之间,即行即草,信笔写来,浑然天成。——“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是苏轼对自己书法的评语。
最后还特别介绍一下,这件作品是传世书信中难得的一件信封内封作品。
苏轼《渡海帖》
现代的信封大家都见过,无论西式或是中式,总之就是长方形,寄收件人的讯息写在平整面上,而非纸张合缝处。传世的尺牍书法作品中,基本上很少见到信封流传下来,晚期作品比较容易见到。
今日大家所习惯的信封在古代是所谓的外封,外封是以另外的纸张书写,在缺乏刻意保存的观念下,收到信后往往随手丢弃,实乃遗憾。相对还有一个内封,不过内封就是信件的一部分。内封因为与信札书写在同一张纸上,比较容易被顺便保存下来。苏轼(1037-1101)《渡海帖》是目前传世书信中可以见到最早的内封作品。
此札目前被裱装成立轴,尺牍上方由两条拼接而成的横书小纸条为此信札的内封,现被移到尺牍上方。内封方式是将写完书信左卷,沿合缝线糊上后直接于骑缝上书写受信人姓名与“谨封”字样,这种卷封的方式多流行于唐以后。苏轼提到自己“匆匆留此纸令子处,更不重封”,并且希望对方不要怪罪。
显然,宋人在卷封的内封之外还有更加盛重的重封(外封)做法,《西楼苏帖》中收录了苏轼《与宝月和尚书》的内外封题,内封:“手启上宝月大师老兄。轼谨封”,外封:“书上成都府大慈寺中和院宝月大师。眉山苏轼谨外封”,可知外封主要供书写地名等信息之用。多数宋元时期的钤封都未能保存下来,故此北宋墨迹例证就格外珍贵。
由于刻帖往往对于作品上的细节加以变更与修改,只保留编者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很多重要讯息往往被去除掉。尽管如此,苏轼这件外封还是相当珍贵,至少外封的格式可以确定是长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