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首页 | 准备 | 楷书 | 隶书 | 行草 | 篆书 | 硬笔 | 书法故事 | 书家必携 | 装裱艺术 |
创作琐谈
上一页: 谋篇布局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美的观照,是个体审美意识的表现。因而,他的创作不可避免的体现着个体色彩。也正因为艺术家的个性差异才满足了欣赏者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书法艺术创作也同其它艺术一样,也存在创作的个性问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书法理论名著《书谱》中就曾这样论述,他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贵乎创造。书法创作的个性,可以说是书法家艺术生命之所在,创新是艺术家终生奋斗的目标。那些只继承传统,固步自封,简单模仿古人,模仿同辈,如同一架复印机,只有机械地复制,而无新意的人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价值,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写手。
书法艺术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离开了书法传统而放言创新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书法艺术的创新不同于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新越好,越新越有价值。书法家的创新与个性追求也不等于信马由缰式的主观随意性创作。书法艺术的创新与个性追求必须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书法艺术的创新应该在对传统充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把作者的个性与时代的审美要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创作讲求"字外功"?
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气质修养的。书法艺术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再想继续提高,不能只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更主要的是要狠下字外功夫。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学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是视觉艺术,因此提高审美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增强对姊妹艺术,如中西方的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电影、戏曲、工艺美术的鉴赏力。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证实了书法与中国其他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如哲学的微言奥义,史学的深邃精密,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中医的阴阳五行,禅宗的洗心入静等等,都能兼收并容,丰富自身。总之,学习书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拓宽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避免"写字匠"之讥,而真正成为艺术家。
“学院派”书法
"学院派"书法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振濂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是陈振濂教授在《书法的未来》一书的总纲中提出来的。他对现有书法创作模式的清理与反思,在理论先行下,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美学认同。在三个基点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上为"学院派"定位。他对"学院派"书法不论是从技术品位、形式基点、主题要求和评判标准以及理论基础上,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入地研究。他认为理论基础,离不开科学品格、体系性、结构性和本位性。"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教育支点首先是在指导思想--教学观念中。第二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中。第三逻辑性与程序化--教学方法。 "学院派"书法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学术领域,赋于新的使命和意义。
当代 陈振濂《天地玄黄》
“现代派”书法
流派的形成,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艺术观相近或相似的人们自觉的结合。
"现代派"书法,是一些书法艺术家不满足传统书法的局限,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扩充一些现代观念和制作手法,打破以汉字为主轴的传统形式,用现代构成等方式表达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审美倾向,思想情感,通过作品所显示出来的有明显的艺术个性的书法派别。 "现代派"书法是一批书法的探索者们借鉴现代西方美学思想,通过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以个人的审美把握来表现和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现象。他们把汉字分解开来,运用绘画和书写、制作、装钸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来体现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在表现上会有明显的个性化艺术风格和特点。
虽然"现代派"书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它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次冲撞。
创新等于"制作"吗?
创新不等于制作。创新和制作是两个概念。创新是观念,而制作只是手段。
创新若不与传统联系,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扬弃后的"再创造"。书法艺术的任何"创新",在实际的过程中,都是以对传统的复归而实现的。"制作"只是在"创新"中的一种手法。创新也许在个别作品中存在"制作",但不等于创新就是制作。
下一页: 欣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