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法简史 | 书法欣赏 | 书法理论 | 篆刻欣赏 | 写字有方 | 书法教材 | 书法百科 | 书法字典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拍卖精品 | 相关文章 | 留言评价

梁 巘(1710-1785)


《行书立轴》

  字文山、闻山,号“松斋”、“段砚斋主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生于原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城里夏侯巷一书香之家。其父梁授孟,性敦厚,喜书法,精通训诂,道德文章为乡邻称道。梁巘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法。少年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常为乡人书写牌匾、楹联和契约。梁巘十五岁时随其胞兄梁峰南下,游学于南京钟山书院,潜心于科举之学,并利用空闲时间认真研习书法。南京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梁巘在那里大开眼界,见到大量的名帖佳作,他心追意摹,楷法颜真卿、柳公权、苏轼,行草书力追晋唐书家,尤其对唐代书法大师李北海的法帖,用功最深,摹帖尤勤,几近神似。

  梁巘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举,后赴京考进士不第,便寄寓京师卖字为生。一次,他的字被书法家、乾隆皇帝之子——成亲王永瑝见到,十分欣赏,称赞他“入门正”、“执笔好”,今后“必成大名”,便将他推荐给乾隆皇帝,爱好并长于书法的乾隆帝赐梁巘同进士出身,任湖北宜昌府巴东县知县。在巴东县任上,梁巘为官清廉,耻于逢迎,勤于政事,短短几年就把一个贫瘠的偏远小县建成了富庶繁荣之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十多岁的梁巘自感年事已高且官场越来越难于适应,便以老母年迈、长子新故为由,辞职返乡。乾隆四十年(1775年)梁巘受寿州(今安徽省寿县)知州之邀,出任循理书院院长。循理书院是当时皖中、江淮一带规模最大的学府,梁巘在循理书院管理和执教十余年,其弟子、门人遍及大江南北。在此期间,他培养和提携了张佩、萧景云、姚杨等一批书法人才。尤其是他慧眼识珠,培养了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更是他晚年的一大功绩。

  梁巘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据《清史稿·梁巘传》记载,梁巘“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书法造诣很深。时人将他与当时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大学士梁同书并提,称为“南北二梁”。亦将他与梁同书及会稽的梁国治并成为当时的书坛“三梁”。他初学王羲之、董其昌,次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后专攻李北海行书。他把李北海的所有碑刻,如“岳麓寺碑”、“云麾碑”、“李秀碑”、“大照禅师碑”等都收集起来,经过多年的刻苦临摹研习,终以工李北海笔意而驰名天下。

  梁巘存世的书法作品约有二百多件,安徽省博物馆和寿县博物馆收藏较多。他一生书碑很多,仅在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等地所书碑版,有记载的就有65块。纵观梁巘的存世书法作品,可见其行草书灵秀俊逸而又不失法度,其行楷书碑刻沉着稳健、线条遒劲,谨严端重之中含飘逸秀美之态,不愧为清代的书法大家。

  梁巘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有不少书法名著传世,如《承晋斋积闻录》、《执笔法·法帖论》、《评书帖》、《宝晋斋帖跋》等,是其一生从事书法研习的见解和总结。这些书法名著对于执笔、学书、古今法帖、名人书法等,均有精辟论述,多有独到见解,成为后人研习书法的必读著作。(参考亳州晚报《梁巘:乾隆赐同进士出身的书法家》

附录《清史稿》 列传二百九十之艺术二

  梁巘,字闻山,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四川巴县知县。晚辞官,主讲寿春书院,以工李北海书名於世。初为咸安宫教习,至京师,闻钦天监正何国宗曾以事系刑部,时尚书张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笔法,因诣家就问。国宗年已八十馀,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黄二帖。
  后巘以语金坛段玉裁曰:“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於臂而凑於两指尖。两指尖不圆如环,或如环而不平,则捉之也不紧,臂之力尚不能出,而况於身?紧则身之力全凑於指尖,而何有於臂?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而后字中有力。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勾;其以大指与食指中指也,谓之双勾;中指者,所以辅食指之力也,总谓之‘拨镫法’。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右军从旁掣其笔不得,即谓此法。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董宗伯以授王司农鸿绪,司农以授张文敏,吾闻而知之。本朝但有一张文敏耳,他未为善。王虚舟用笔祗得一半,蒋湘帆知握笔而少作字乐趣。世人但言无火气,不知火气使尽,而后可言无火气也。如此捉笔,则笔心不偏,中心透纸,纸上飒飒有声。直画粗者浓墨两分,中如有丝界,笔心为之主也。如此捉笔,则必坚纸作字,輭薄纸当之易破。其横、直、撇、捺皆与今人殊,笔锋所指,方向迥异,笔心总在每笔之中,无少偏也。古人所谓屋漏痕、折钅义股、锥画沙、印印泥者,於此可悟入。”巘少著述,所传绪论仅此。当时与梁同书并称,巘曰“北梁”,同书曰“南梁”。

【作品欣赏】↑TOP
《行书七绝诗轴》纸本行书 117×5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论书轴》纸本行草书 104×51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节录颜真卿争座位帖立轴》纸本行书 151×55.5cm 天津博物馆藏
《录世说新语一则立轴》纸本行书 169×90cm 济南市博物馆藏
《行书东坡语》 202×88cm 西泠印社藏
《行书录书断句轴》纸本行书 92×36cm 淮安市博物馆藏
《行书明人六言诗轴》纸本行书 134×59cm 淮安市博物馆藏
《行书董其昌跋语轴》纸本行书 120.7×58cm 南京博物院藏
《行书黄伯思跋语幅》 南通博物苑藏
《临李邕大照禅师碑卷》
《临李邕云麾将军碑册》
《节临圣教序》
《行书立轴》
《楷书横幅》

【拍卖精品】↑TOP
《临云麾碑册》纸本行书 19×26cm×8 保利2014春拍
《草书论书一则 》纸本草书 155×66cm 嘉德四季第二十八期
《行书松竹图书五言联》纸本行书 114×26cm×2 嘉德四季第十一期

【相关文章】↑TOP
《承晋斋积闻录》《古今法帖论》《评书帖》等书论摘选
《梁巘的书学思想》(作者:夏长先)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作者:李玉琨)

返回上一级



版权说明 | 联系本站 | 站内搜索 | 繁简转换 | 书法年历 | 年号查询 | 干支对照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1999-2024书法空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39315号